所謂「外胚型」
- niket2006
- 2016年1月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知道自己的體型才能在訓練調整中對症下藥。人粗略可分成三種面向的體態,分別是「內胚型」「中胚型」和「外胚型」,你是否符合外胚型的特徵呢?
中胚型(Mesomorph)是我們印象中的運動健將型。
內胚型(Endomorph)通常有較高的體脂肪,是易胖體型。
外胚型(Ectomorph)則會擁有下列的特徵~

削瘦
外胚型的人不會擁有「多餘」的體重,因此身形會顯得較單薄,甚至有「骨感」。
修長
另一個特徵就是四肢修長,外胚型的高可能來自於腿的比例長(可能是好事),而不是五五身的那種身高高(我不是要得罪五五身!)。
窄肩與小胸
在長手長腳的襯托下,不是為高個子而生的上半身看起來就顯得不成比例,比較常見的就是窄肩和窄的胸廓,這在視覺上更單薄的突兀!
細骨架
從手腕、腳踝可以看出,外胚型的骨架就不如中胚型和內胚型的孔武有力,視覺上是弱不禁風的身形。
肌肉少
如果是外胚型的人,最大的難處就是增加肌肉量,對於一般想朝肌肥大邁進的人絕對是惡耗。但我們天生的優點是能再增加肌力的同時不增加多餘的體重,當一個大隱隱於Gym的力士。
正面不立體
很不幸的,要擁有大胸肌與突出的腹肌並不容易,肌肉少將導致正面「骨感」,背部肌肉由於是大面積包覆,所以看起來沒有正面慘澹。
不易增重
拜高於他人代謝率,外胚型不僅不易增重也不易增肌。在這種天生的劣勢(?)之下,反正也不易增重,就不用太苛刻的飲食管理,甚至攝入高熱量的食物也不用擔心變胖,福兮禍兮!
體重流失
不僅僅是增重不易,若增加了有氧的量或吃的較少,在短時間內就看得出體重的「向下」變化,福兮禍兮!
耐力差
跟中胚型的人相比,外胚型的人耐力就沒有這麼理想,畢竟是兩類人。所以在操作為中胚型人設計的訓練計畫時容易力不從心,耐力不足以讓你撐完長時間的艱苦訓練。
難於增肌
在訓練時,多著墨在力量訓練,伴隨著高卡路里飲食,方能有效增加肌肉量。在大肌群的訓練上盡量使用大重量、少次數的組合,畢竟外胚型的耐力並沒有中胚型那麼理想。
引用自
http://www.cavemenworld.com/move/10-physical-characteristics-of-an-ectomorph/
Comments